第十四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thways of Prayer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. Michel Quoist
  Gill and Macmillan, 198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國的Michel Quoist 神父在60年代寫了一本暢銷書 Prayers of Life (中文版譯作《現代人的禱詞》),他建議信仰應與日常生活結合:不論是在觀看一場足球賽或參加一次葬禮、在注視千元鈔票或綠色草地,基督徒均可以藉之與主交談,進入祈禱的狀態。這種適合現代人的靈修方式深深影響了整整一代的基督徒,教他們學會了將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轉化成祈禱的素材。1988年,神父再依相似的思路和手法寫了此書。每天的靈修生活就是將上主放在自己的生活中,在生活的每個環節中都能夠看出天主的臨在,並以基督的眼光看各種人和事物。現試譯其中一篇以饗讀者。 「星期一的洗晾」(Monday Wash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,今天是星期一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走在路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見每家每戶的窗外、陽台上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晒晾著衣物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幅原來雜亂無章的拼圖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卻給灰白的牆壁添上色彩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風過處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好像聽見衣物間正輕柔地奏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支的歌曲:「愛之歌」、「憂之曲」....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衣服髒了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婦拿去洗滌乾淨、熨好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給她愛的人 --- 丈夫、子女穿上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工序不停地重覆、再重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這個星期一的黃昏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願意替那些還未認識你的婦女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者還未懂得向你祈禱的人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這工序奉獻給你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這帶著愛的洗滌工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令衣物更潔白、柔順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穿上它的人也能嗅出那愛的薰香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樣地,主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願意向你奉獻日常生活上的每件事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論是何等瑣碎重覆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讓它們編成一段段美麗的故事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訴說出愛的真諦 ---- 含忍而不言厭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兄弟,
  讓我告訴你,
  天國就如一個女人,
  她付出畢生的時光
  為她所愛的人洗滌衣裳;
  她能堅持日復一日地去做,
  不是靠強力的洗衣劑,
  而是靠愛所發揮的奇妙奧蹟。